国礼官方网站  传播国礼文化

国礼艺术家网

www.glysjw.com

国礼艺术鉴定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网 收藏加入 设为主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国礼艺术家网官方网站 > 资讯头条

姜云曦|五一特辑|以艺术之名致敬劳动者

[来源:国礼艺术家网] 发布日期:2021-05-08 18:41
 
 
 
姜云曦瓷画写意
        要说在景德镇,我和姜云曦老师最是要好的了,我们常常在一起谈诗论画、饮酒品茗。经常喝酒直到人静夜阑。要聊姜老师还是从他的瓷画作品聊起吧。
        姜云曦老师土生土长在黄土高原最深处的甘肃会宁。自幼生活在大山里的他,耳濡目染的是身边淳朴的农民、大自然的恩赐,感受着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所以,他笔下的瓷画题材也多是家乡常见的麻雀、玉米、谷子乃至老树、茅草……
        他的瓷画作品画的最多的题材是花鸟。
        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他笔下的画总是给人清新、素雅、高洁的影响。他的画不仅选材独特,构图也十分讲究。由于姜老师内心的纯洁,他的画面大片留白,从而更加突出了主题。不仅如此,懂陶瓷的人都知道釉上彩瓷画大多是色彩艳丽、富丽堂皇的,而姜老师却“惜色如金”,用色十分淡雅,有些次要配景甚至多不着色,更显示画面素洁和清雅。
        他对每一种描绘的对象都倾注热忱去研究、琢磨,所以笔墨潇洒而不失法度,形成了自己蓄柔秀于阳刚的清劲之风。既有八大的雅韵却无八大的悲凉。画面立意高远、情趣盎然。一些不入大家法眼的俗物在他的画笔下总能洋溢出一种高洁的气质。由此也得以窥见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直到姜老师的几位故友来访,我才知道原来他在家乡早就有“麻雀王”的雅号。难怪他画的麻雀造型肥而不笨,羽毛细而不腻,灵动自然。特别是一双雀爪纤小玲珑却又骨力毕现,飒是可爱,实在难得。
        欣赏姜老师的花鸟瓷画,你会迷失在宋词的清雅中。那“红蓼花繁,黄芦叶乱”的景象;那“绿树听鹈鴂,更哪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的情调;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韵......文气十足。
        姜老师在釉下青花陶瓷作品上下的功夫是最多的,人物、山水、花鸟都有展现。
        作为景德镇的名片,虽然青花的艺术气息最接近国画,最能展示笔墨韵味。且景德镇的瓷画家们以青花为墨,泥坯为纸,强调青花也要“料分五色”,但青花的料性也是最难把握的,因为青花陶瓷在画好后要经过1300度高温的烧制,烧制之前和烧制之后的色彩效果完全不同,好多画家画好后看起来非常美的画面经过高温的烧烤,颜色会彻底变淡,甚至烧没了。凭着几十年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在景的勤学苦练以及对青花工艺的潜心研究,姜老师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这一特殊艺术语言,并在景德镇瓷画界有了很高的声誉。
        看他的青花人物和山水,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格调高古、意境深远。他十分重视线的运用。我们在探讨表现手法时他常常对我说:画画要写。每一笔都要象写书法那样很自然地写出来,而不是描出来。中国画是线的艺术,只有写出来的线条才有活力,才是最有魅力的。
        他年轻时曾远赴北京,拜高冠华、张世简老先生为师,系统的学习中国画。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勤奋学习,奠定了坚实的书画基础。后又先后拜访了刘凌沧、彭培泉、王文芳等书画名家并受到刘凌沧老先生的特别垂青和精心教导,使他对人物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京城璀若群星的艺术圈里,年轻的姜云曦如鱼得水,贪婪地汲取艺术的养分。
        为了画好古代人物画,他还亲自设计制作了汉服,为的是便于观查衣纹特点和形体结构,琢磨各种人物姿态下衣纹的不同变化。而农贸市场、车站码头、建筑工地、田间地头是他常去写生的地方,也是他的创作源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正是以这种态度一直走到了现在。
         姜老师心怀虔诚地学习传统,却“师古而不泥古”。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山水以北宗蓄其势、南宗赋其韵,虽具典型的北方山水特点,造型结构却更多个性化,笔墨酣畅又法度严谨。正如他的一首诗中写道:眼里千帆尽,胸中万仞峰。轻轻竹管落,纸上烟朦胧。
        品味姜云曦的山水人物瓷画,仿佛穿越到了唐诗世界。“远山青可接,高树绿堪齐。西樵苍翠里,定有逸民栖”。那(松下高士图)分明是“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孤傲。那(溪山访友图)正是“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的旷达。那“风急天高猿啸哀”的高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涧水,那“独钓寒江雪”的老翁,那“起坐云鸟间”的高士,无不令人向往。真是“因君写出三棵树,忽起孤云野鹤情”。
        姜老师为了积累素材,每年要画好几本速写,日积月累已成了厚厚的一大摞。在我们赞叹他写的一手好字的时候,他随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册自己复印的缩小版的(孙过庭书谱)。他把《书谱》缩小是为了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揣摩。我们也常常会被他的出口成章所折服、钦佩他对客挥毫的洒脱才气,他的一本本的笔记里,里面全记满了他平时兴至所作的诗文。
        姜云曦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动是他的勤奋!那地上堆成一堆堆的废纸、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墙上的国画,床头散摞的书......来景德镇五年多了,当大多数本地或外地的画家们都在忙于应酬、钻营名利的时候,他只做着四件事----作诗、写字、看书、画画,他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被景德镇陶瓷艺术深深感染的姜云曦,从一次偶然对景德镇的造访到毅然把家从遥远的甘肃搬来。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对外界的喧嚣和浮华视而不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他只想有生之年在艺术的高山上攀得高些、再高些。当满世界都在质疑大师们的含金量时,这样的艺术家不正是大家所期待所需要的吗?
        还是用姜云曦老师自己的一首诗作为结尾吧:
                  夜夜孤灯亮,
                  时时月影长,
                  三千终废纸,
                  几树叶枯黄。
                  醉眼一半翁,
                  青丝许白霜。
                  红尘身是客,
                  不敢耗时光。
 
 
 
 
 
 
 
 
 
 
 


上一篇:艺术“典亮”百年系列|游仁英作品鉴赏 下一篇:新时代重点推荐德艺双馨艺术名家—石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