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官方网站 传播国礼文化
国礼艺术家网
www.glysjw.com
国礼艺术鉴定委员会
原标题:古人为宾我为主——吴昌硕的跨世纪抉择
一个世纪以前的中国画坛,与今天有几分相似——外来文化冲击之下,有人选择全盘西化,有人选择封闭固守,也有人融合古今中外寻求新路。
1917年,遍游欧美归来的康有为认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主张上追唐宋,远师西方,改良中国画。在当时,画坛流行的因一味“摹古”而了无生气的“四王”画风,无论在激进的革命派还是保守的传统派看来,都亟待改变。一方面,他们都希望画家能够真正地继承唐宋绘画传统,另一方面,他们都主张吸纳新知,只是各自倡导的新知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在这场后来影响深远的关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之前,吴昌硕就看到了画坛的问题,早就将视野伸向了上古时期,默默地从金文、石鼓文中汲取营养,书画家百科,以书入画。后来,他又大胆吸收大上海的开放气象,在色彩方面借鉴西方、融合民间,由“与古为徒”,发展到“与古为新”,最终“化古为新”,在笔墨和色彩方面独创新风,以磅礴雄强之势,新颖独特之貌,挽救了柔糜衰颓的中国画坛。
擅长书法的吴昌硕以石鼓文画大写意,一出手便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与他的“与古为徒”理念密不可分。吴昌硕好古,书画家百科,经史子集、诗文、训诂、金石均有涉猎且学有所精,累积了全面而深厚的学养。对于钟鼎彝器、古砖陶瓦,更是日夜研习,尤为热爱,这在其得到古缶后即将寓所命名为“缶庐”这一举动中可见一斑。而他对于这些古器的钻研和学习,与他画作中呈现出的古朴浑厚之气,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绘画方面,除了师法宋元真迹之外,吴昌硕也乐于研习明清两代那些有个性、能创新的画家,比如青藤、白阳、八大山人、金农等等,从他们那里汲取有益于自己的部分。可以说,吴昌硕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古文化精研细究,整合提炼,全部运用到了自己的画作里。而且,吴昌硕的师古,不是墨守成规,不是师法形式和外在,而是师法精神和气度。他曾说“赝古之病不可药”,认为斯言可医赝古之病。可见,他的师古,是遍历诸家之后的融会贯通,是真正的“师心不师迹”,也是一种“与古为徒”之后的“与古为新”。
吴昌硕曾经明确提出“与古为新”的理念。他认为世事沧桑,古物荡为劫灰,日见其少。要不是有好事者收藏著录,美术家就无可仿效,更不能与古为新。明确点出了师古的根本在于以古为依托,变革出新。而且,吴昌硕还在这里指明了与古为新的方法——先仿效,而后求新。这一观点,放诸今日,依然有其积极意义。上世纪60年代,我机缘巧合得到30张宋人册页,朝夕临摹研习,走上工笔花鸟画的正统之路。后来正是这段师古人的经历,让我幸运地得到了陆抑非、谢稚柳等诸位前辈大家的肯定和鼓励,而后一路得到指授和提携。师法古人的优秀作品,得到的不仅仅是关于笔墨、关于技法的知识和技艺,更是开启一个理解前人、理解绘画本质和精髓的大门,也是日后走向“与古为新”阶段之时,正确汲取前人营养并加以发展的保障。今天有不少年轻的学画者不愿意沉静身心从古人那里汲取营养,而是一味执着于自我“创作”,这样的“创作”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为继。学养深厚如吴昌硕,依然不忘时刻师古,何况我辈?
吴昌硕“与古为徒”,而后“与古为新”,最终的目的都是“化古为新”。身处中外文化交融的世纪之交,吴昌硕不必参与关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也非常清楚中国传统绘画在当时的状态和亟待改变的事实。他曾说“画之所贵贵存我,若风遇箫鱼脱筌”,“与古为徒”带来的是方向和方法,而最终的目的需要学画者自己达成,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创新才是根本所在。除了笔墨之外,吴昌硕的“化古为新”,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十里洋场的开放风气,让他大胆用色,洋红、藤黄、花青、赭石、朱砂几种单纯的色彩,让他用出了沉稳艳丽的气质。二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让他的作品里融入了活泼的生活气息。吴昌硕对于生活的重视,可以从他那句流传最广的诗里看出一二:“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在爱梅、也爱画梅的吴昌硕看来,他与梅之间早已有了一种相思相忆的关系。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我曾14次北上菏泽写生牡丹,对于吴昌硕与梅花之间的情谊,我也深有体味。对于画家来说,眼前的花就是相知多年的老朋友,每次看到都有新鲜感,都很愉悦。大胆运用色彩、细心体悟生活,让吴昌硕“与古为徒”的笔墨和创作有了新的面目,既与“古”相合,又有与“古”相离之处,以实际行动解决了中国画在当时的前途问题。
Copyright @ 2014-2022 www.gl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工信部备案号: 豫ICP备18036442号-54 网安备案号: 41138102000165
主办单位: 国礼艺术家网 唯一官方网站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